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浙江省2005-2014年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张蓉, 孙继民, 陆群英, 卢苗贵, 施旭光, 任江萍, 龚震宇
摘要319)      PDF (1277KB)(936)   

目的 了解浙江省2005-2014年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流行特征。方法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的浙江省2005-2014年地方性斑疹伤寒病例资料为对象,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浙江省2005-2014年共报告地方性斑疹伤寒3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086/10万。高发月份在6-9月,病例分布于6个地市,18个县(区),主要分布在农村(87.18%)。男女性别比为1.05:1,年龄中位数是47岁。临床诊断平均时间是10.0 d,实验室诊断平均时间是14.5 d,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的职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7,P=0.006);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3,P=0.256)。结论 浙江省地方性斑疹伤寒的防控工作应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主,需加强旅游人员健康教育,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2016, 27 (2): 133-136.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10
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和ospA基因在浙江省鼠标本检测中的应用
姜理平, 韦亦成, 张磊, 应凯满, 占利, 陆群英
摘要315)      PDF (694KB)(877)   

目的 探索5S~23S rRNA和ospA基因序列在伯氏疏螺旋体检测中的应用, 了解浙江省鼠中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状况。方法 用PCR方法, 检测磐安县100只鼠标本中5S~23S rRNA和ospA基因特异片段。对检测到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结果 检测100只鼠标本, 其中3只鼠标本伯氏疏螺旋体的5S~23S rRNA基因片段为阳性, 5只鼠标本伯氏疏螺旋体的ospA基因片段为阳性, 与参考核酸序列基本一致。结论 利用ospA和5S~23S rRNA基因能从标本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

2014, 25 (3): 249-253.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3.015
浙江省在鼠类中检测到巴贝西原虫DNA片段
姜理平, 张磊, 鲍庆汉, 陆群英, 程苏云, 徐宝祥
摘要793)      PDF (946KB)(1168)   
目的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浙江省淳安县鼠中感染巴贝西原虫的情况。 方法 利用PCR方法检测淳安县106份鼠肝、脾标本,对检测到的阳性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3份标本呈阳性,其中2份来自黄胸鼠,1份来自褐家鼠;PCR产物序列与巴贝西原虫高度相似,相似率均为99%。 结论 浙江省淳安县鼠类中检测到巴贝西原虫DNA片段,提示该地区可能有巴贝西原虫感染。
2012, 23 (4): 303-305.
浙江省在鼠类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 ospA基因
姜理平, 陆群英, 李钟梁, 张磊, 王复甦, 张政
摘要1207)      PDF (2723KB)(1042)   

目的 了解浙江省磐安县鼠中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情况,研究以外膜蛋白A(OspA)为靶基因的PCR方法在浙江省的应用。方法 利用PCR方法,检测磐安县128份鼠肝、脾标本中ospA 基因特异片段;对所检测到的阳性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从128份鼠肝、脾标本中检测发现4例ospA 基因阳性片段,其中3份来自黄毛鼠,1份来自大林姬鼠;核酸序列基本一致,与伯氏疏螺旋体法雷斯疏螺旋体高度相似。结论 利用ospA 基因能从标本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浙江省部分山区存在鼠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情况,其中伯氏疏螺旋体法雷斯疏螺旋体占优势。

2012, 23 (2): 132-134.
lipL32-PCR应用于钩端螺旋体检测
姜理平, 陆群英, 罗芸, 叶菊莲, 张政, 徐宝祥
摘要1416)      PDF (1023KB)(862)   

目的 探讨lipL32-PCR检测方法 对钩端螺旋体(钩体)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外膜脂蛋白基因(lipL32)设计引物,与卫生行业标准推荐的引物G1/G2对比,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研究,并应用于常山县蛙、鼠肾脏标本钩体PCR检测;对浙江省2008年分离菌株进行钩体PCR鉴定。结果lipL32-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该引物可特异性扩增致病性钩体DNA,对本实验所用的其他细菌不扩增。2008年分离的钩体菌株PCR鉴定结果与血清学鉴定结果相符;鼠和蛙肾标本进行lipL32-PCR和卫生行业标准的G1/G2 PCR检测,结果 两法符合率为95.0%;lipL32-PCR检测阳性率为10.0%,G1/G2-PCR检测阳性率为5.0%,采用精确计算概率法进行阳性率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 lipL32-PCR检测方法可灵敏、特异地检测致病性钩体,能正确有效地反映野生动物带菌率,为控制钩体病提供依据。

2011, 22 (4): 388-391.
浙江省家畜动物无形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陆群英, 张立霞, 孙继民, 姜理平, 柴程良, 郑寿贵, 顾时平, 葛君华, 王誓闻, 禹惠兰, 张丽娟
摘要874)      PDF (909KB)(980)   

目的 调查浙江省天台、安吉及金华县家畜动物牛及山羊无形体感染状况。方法 以在册户籍为准,采用随机方法抽取调查点每农户5只山羊及5头牛,采集5 ml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WHO推荐的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方法(mIFA)进行血清IgG抗体检测;动物血球标本用于提取DNA进行无形体16S rRNA基因扩增。PCR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分析比较,同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 当地家畜动物存在较高无形体携带率(39.42%),主要分布在天台县;无形体流行株16S rRNA基因存在较大变异性,除发现15种独立核酸变异序列外,至少存在5种优势序列变异株。结论 浙江省家畜动物普遍存在无形体携带状况;进一步开展人群无形体病调查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十分必要。

2011, 22 (3): 226-228,232.
浙江省钩端螺旋体FlaB-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姜理平,孟真,陆群英,罗芸,叶菊莲,张政
摘要1296)      PDF (709KB)(1069)   

【摘要】 目的 探讨FlaB?PCR检测方法对钩端螺旋体(钩体)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鞭毛蛋白B基因(FlaB)选择引物,与卫生行业标准推荐的引物G1/G2对比,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研究,并应用于龙游、常山两地的蛙、鼠标本钩体PCR检测。对浙江省2007年分离菌株进行钩体PCR鉴定。结果 FlaB?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该引物可特异性扩增致病性钩体DNA,对本实验所用的其他细菌不扩增。2007年分离的钩体菌株进行PCR鉴定结果与血清学鉴定结果相符。鼠和蛙肾标本进行FlaB?PCR检测,阳性率20.94%,与卫生行业标准推荐的引物G1/G2对比,两法符合率为 90.54%。结论 FlaB?PCR检测方法可灵敏、特异地检测致病性钩体,能正确有效地反映野生动物带病毒率,可为控制钩体病提供依据。

2009, 20 (5): 460-463.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浙江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
姜理平;林君芬;龚震宇;谢淑云;陆群英;孟真
摘要1201)      PDF (109KB)(719)   
目的 检测浙江省登革热疫情,为预防措施的及时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浙江省2003~2004年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结果 在浙江省首次用IFA证实了输入性登革热的存在,发现了3次输入性登革热,其中包括一次暴发疫情。结论 经IFA法检测,浙江省2003~2004年出现了登革热疫情。
肾综合征出血热Vero传代细胞疫苗的研究
李敏红;朱智勇;翁景清;卢亦愚;严菊英;陆群英;姚苹苹;朱函坪
摘要1232)      PDF (104KB)(641)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VerO传代细胞疫苗。方法将HFRS双价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的生产疫苗株Z 10(Ⅰ型)、Z 37(Ⅱ型)适应到VerO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并用不同代次的VerO细胞适应株制备VerO传代细胞疫苗。结果Z 10、Z 37株感染VerO细胞后第1代即可达到较高病毒滴度,并且在VerO细胞中持续传代适应,病毒滴度分别维持在6.25~6.75和6.50~7.00lOgTCID 50/ml之间,较为稳定。用不同代次的VerO细胞适应株制备而成的HFRSVerO细胞灭活疫苗抗原效价和疫苗的病毒滴度有较大提高,反向间接血凝效价从Z 10Cp 1VerO细胞疫苗的阴性上升到Z 10Cp 10VerO细胞疫苗的1∶64,从Z 37Cp 1VerO细胞疫苗的1∶2上升到Z 37Cp 10VerO细胞疫苗的1∶64;疫苗病毒滴度(lOgTCID 50/ml)从Z 10Cp1VerO细胞疫苗的4.25上升到Z 10Cp 10VerO细胞疫苗的6.50,从Z 37Cp 1VerO细胞疫苗的6.25上升到Z 37Cp 10VerO细胞疫苗的7.50。疫苗在抗原量和病毒滴度上基本符合中国生物制品的要求。结论HFRSVerO传代细胞疫苗的生产,疫苗株在VerO细胞中的连续传代适应起关键性作用。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研究
翁景清;朱智勇;赵芝雅;李敏红;姚苹苹;陆群英;朱函坪;李岩金
摘要1126)      PDF (172KB)(671)   
目的通过对分离到的汉坦病毒(HV)免疫原性及病毒滴度的选育,选择出疫苗毒株及筛选出不破坏病毒血凝抗原的灭活剂和疫苗基质细胞,提高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技术,生产出副反应轻,免疫原性和现场防病效果好的各种剂型的疫苗,满足人群免疫预防的需要。方法分离到的HV株,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免疫原性和动物保护试验选育;疫苗灭活剂筛选通过与甲醛灭活效果比较,观察对血凝素抗原的影响,以此作为判断指标;疫苗基质细胞建立主要通过观察病毒在各种细胞上的增殖滴度、基质细胞的贴壁时间及收液次数等方法,选择基质细胞。结果从45株病毒株中成功选育出Z10(汉滩型)和Z37(汉城型)疫苗病毒株,两株疫苗免疫原性好、病毒滴度高;成功选择出β-丙内酯作为疫苗灭活剂,它不破坏病毒的血凝素抗原,接种反应轻;建立的长爪沙鼠肾原代细胞作为疫苗基质,不仅病毒滴度高,而且贴壁效果好,可以做到多次收液的目的。结论我们研制的疫苗无论是单价的Ⅰ型、Ⅱ型疫苗,还是双价(Ⅰ型和Ⅱ型混合)疫苗,接种人体后副反应轻,免疫效果好,现场防病效果也很理想,是目前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和措施,值得大力推广。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毒株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姚苹苹;朱智勇;赵芝雅;朱函坪;徐芳;傅桂明;陆群英;翁景清;李敏红
摘要1006)      PDF (128KB)(702)   
目的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阳性鼠肺中分离汉坦病毒(HV),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库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疫区阳性鼠肺研磨液接种长爪沙鼠分离病毒,并将分离到的HV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毒株的型别,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繁殖特性、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结果从疫区32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9株HV,经单克隆直接荧光血清检查6株为汉滩病毒株,3株为汉城病毒株,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其中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较高,汉滩和汉城毒株的病毒和抗原滴度最高分别达10 6.50、10 6.00和1∶5120、1∶5120。结论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均较高,可作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的筛选毒株。
微波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血清抗体
李敏红;翁景清;傅桂明;陆群英;姚苹苹;朱智勇
摘要1048)      PDF (97KB)(730)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血清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和狂犬抗体的微波免疫荧光方法。方法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筛选出微波免疫荧光方法最适的反应条件;收集临床诊断疑似HFRS病人的血清和注射狂犬疫苗5针免疫后10d的血清各50份,采用微波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血清中的HFRS抗体和狂犬抗体,其结果与常规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做比较。结果筛选出微波免疫荧光法最适的反应条件是40%的微波强度反应1min,其次是20%的微波强度反应2min,其余反应条件不适合。微波免疫荧光法检出HFRS抗体阳性血清16份,阳性率为32.0%,GMT为160.0,常规免疫荧光法检出的阳性率与微波免疫荧光法一致,GMT为167.1,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微波免疫荧光法检出狂犬抗体阳性血清43份,阳性率为86.0%,GMT为83.93,常规免疫荧光法检出狂犬抗体阳性血清45份,阳性率为90.0%,GMT为87.70,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微波免疫荧光法快速、简便,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应用于快速诊断中,适合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浙江省1997至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赵芝雅;傅桂明;翁景清;姚苹苹;李敏红;陆群英;朱智勇;朱函坪
摘要1318)      PDF (77KB)(561)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分析,掌握全省HFRS的流行规律,控制其暴发流行,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FAT)法,检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T)法检测HFRS病人、健康人血清及鼠血中HV抗体。结果:1997~2000年全省共发病9041例,年均发病率为5.08/10万,死亡48人,病死率为0.53%。病例仍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浙南山区次之,浙北平原区和海岛区病例较少,全省11个地市均有发病,以浙东和浙西丘陵区的绍兴、宁波、台州、衢州、杭州和金华6市发病最多。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0.79%,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80.91%。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同时接种HFRS疫苗。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中和抗体反应
李岩金1;陆群英1;朱智勇1;赵丽娟2
摘要1057)      PDF (69KB)(600)   
目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灭活疫苗基础全程3针免后1年半加强1针免疫,观察两型的中和抗体反应水平。方法:对免疫志愿者加强免疫前和免疫后20d采血,以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清中HFRSⅠ型(76-118)和Ⅱ型(SEOV)中和抗体。结果:血清学检测加强免疫后Ⅰ型中和抗体滴度GMT128.29,Ⅱ型中和抗体滴度为1:32.49,比加强免疫前两型中和抗体滴度高3~10倍。结论:加强免疫实属必要。
浙江省1997至199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赵芝雅; 傅桂明; 翁景清; 姚苹苹; 李敏红; 陆群英; 朱智勇; 朱函坪
摘要1166)      PDF (89KB)(602)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掌握全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控制暴发流行,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制订防制措施。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HFRS病人、健康人血清以及鼠血中HV抗体。结果:1997~1999年全省共发病7 534例,年均发病率为5.65/10万,死亡39人,病死率为0.52%。病例仍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浙南山区次之,浙北平原区和海岛区病例较少;全省11个地市(除舟山以外)均有发病,以浙东和浙西丘陵区的绍兴、宁波、台州、衢州、杭州和金华6市发病最多,占全省病例总数的87.44%。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0.24%;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85.00%。结论: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及接种HFRS疫苗,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对我国部分肾综合征出血热毒株及病人血清的分型研究
唐汉英; 朱智勇; 翁景清; 陆群英; 姚苹苹; 李敏红; 刘合宾
摘要1084)      PDF (73KB)(630)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毒株及病人血清分型方法。方法: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结果:6株来自黑线姬鼠和病人的毒株,其免疫血清对Ⅰ型标准株76-118的中和效价较Ⅱ型标准株(UR)高4~256倍;而另6株来自褐家鼠和大白鼠的毒株,包括Gou 3和K 24的免疫血清,对Ⅱ型标准株UR的中和效价高于Ⅰ型76-118株8~128倍;被检的所有毒株和病人血清都能准确地分型。结论:RFFIT具有快速、简便、特异和准确灵敏的特点,不仅可检测中和抗体,且适用于HFRS病毒血清学分型。
单价汉坦病毒灭活疫苗交叉免疫的中和抗体应答
陆群英1; 唐汉英1; 姚苹苹1; 李岩金1; 李敏红1; 翁景清1; 朱智勇1; 霍海琴2; 赵丽娟2; 郑锡荣2
摘要1053)      PDF (99KB)(737)   
目的:观察单价汉坦病毒灭活疫苗交叉免疫的中和抗体应答。方法:直接免疫酶斑减少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在家兔进行单价汉坦病毒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二针基础免疫后1个月,再予另一型单价疫苗加强免疫,诱导较好的两型中和抗体应答,达到双价苗二针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疫苗同型的中和抗体滴度亦显著提高。结论: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存在交叉体液免疫反应;提示在已接受单价疫苗免疫的人群中进行交叉加强免疫,可能是有效、可靠、经济的免疫策略。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朱智勇1; 李岩金1; 陆群英1; 唐汉英1; 翁景清1; 李敏红1; 姚苹苹1; 安琪2; 俞永新2; 董关木2; 郑官增3; 何志胜3
摘要439)      PDF (585KB)(572)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
唐汉英; 陆群英; 朱智勇; 翁景清; 姚苹苹
摘要979)      PDF (1206KB)(567)   
报道一种新的HFRS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的建立。方法:病毒和细胞同时加入塑料微孔板上,37℃培养24小时后,经固定和荧光染色,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判定结果。结果:检验的4株病毒能在Vero-E 6细胞上形成荧光灶;接种病毒的浓度与荧光灶里直线关系。用此法检测Z10单价和双价灭活疫苗免疫的20份兔及人血清的中和抗体,与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的结果相一致。结果:此法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稳定的特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灭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观察
唐汉英; 陆群英; 朱智勇
摘要805)      PDF (585KB)(597)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沙鼠肾灭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静脉血中和抗体。结果:初免3针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0%左右,但持续时间不长,一年后降至30%加强1针免疫后则持续时间较长,6年后仍为50%左右。结论:此疫苗近期免疫效果较好,加强免疫十分必要。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Z10和Z37株血凝抗原用于血清学分型的抗原代表性研究
翁景清; 朱智勇; 李敏红; 姚萍萍; 陆群英
摘要458)      PDF (751KB)(555)